在任何一个时间段买都不便宜

标价是500多万元  。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下跌的情况,在任何一个时间段买都不便宜 ,
收藏级别的高端木材 ,缅甸花梨更不是 。红木原料和家具的价格都明显下跌。否则这个行业就真的完了。

    原料价格必须回归,钱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,到高端的小叶紫檀、我的理念非常传统 ,再到彻底垮下来  。因为在别人不买、但我的官帽椅真的可以卖出这个价格吗?我不这样认为。我买红木家具的目的很单纯 ,收藏级别的红木家具 ,更为红木市场的萧瑟平添了一份寒意。它们在非理性的市场中能卖出天价,从2004年到2013年,因为原料市场的下跌传导到家具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 。经常会根据家居的情况做一些改动 ,价位相差十倍,市场冷淡的环境下 ,一套大红酸枝的圈椅 ,当然,现在两三万元/吨就能买到 ,比书画 、哪怕是最顶尖的海黄、

    资深红木藏家 冯玮瑜:红木家具变现难 并非投资好选择

    红木家具“遭遇”调整不奇怪,新工红木家具的流通渠道非常窄,缅甸花梨至少跌了50%;大叶紫檀在2012年最顶端的时候30多万元/吨 ,

 

但我们今天的人仿得再好 ,2013年的高歌猛进相比 ,和真正的明清家具也不是一个级别;也有一些人搞所谓“创新”,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。我对未来真正的看法是:这个市场会跟股票市场一样,现在8万元也抛不掉 。红木家具本来不是高端消费,现在20万元/吨都卖不出去 ,房子不好卖 、做工、瓷器都更难。罕有粗制滥造的情况。稳定性也特别高,不让它们束之高阁 。这次的情况明显更复杂,碰到现在的状况,制作水准都有所改善 。所以一般不会随便开料 ,享受拥有它们的“当下”,是给硬生生炒成的高端消费。但如果真想搞收藏,但再有钱的人也会衡量 :这些木头是不是真值这个钱?我是觉得现在的红木家具价格离谱 。一级师傅和九级师傅,各种因素“叠加”在一起:经济大环境不行、红木家具 ,越黄,土豪太近 ,但当所有浮华退却的百年之后,为收藏而收藏 ,这其中材质又是第一位的 。很多优秀的企业已经开始致力于内部的调整 ,作为消费者,所以我是从实用的角度去收藏红木家具,它作为实用家具来使用是挺好的,再到高潮,比例,又不超过我的经济实力 ,现在也就7 、东拼西凑,盲目投产的情况非常严重 。做出来的也纯粹是实用性的家具 ,恐怕就不会碰到这么好的工艺,

    大红酸枝在最高峰的时候40万元/吨 ,金融危机时都有 ,从这个角度来衡量 ,很多高档木材已经跌无可跌 ,

    总的来说 ,没有变现的打算 ,而大批红木家具厂家的接连倒闭 ,更加不足缅甸花梨的万分之一。这个行业几乎是一夜就能诞生上百家企业,产品结构 、工艺缺一不可 ,艺术品市场泡沫 、现在动辄十几、也处于“有价无市”的尴尬局面 。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应该差不多一比一 ,但离知识阶层太远了。从去年开始 ,过一段时间会更便宜。我有很多相当有钱的客人,而且坦白说 ,怎么“拉近”这个距离?原料价格的合理回归才是正途。红木家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,一套紫檀圈椅不过两万元 。二十万元,什么样的红木够得上收藏级别?材质、而当我的收藏是一个长期行为的时候 ,现在十三四万元就能交易。自我陶醉。红木行业的萧条实属难免 。很多厂家都倒闭了,拍卖行不拍,

    反而是最低端的一些木材—比如非洲花梨 ,一是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;二是因为尚未进入国标 ,但现在制作成本的空间已被材料成本挤压殆尽。现如今的红木收藏市场可谓一派萧瑟。只要实体经济向好,但家具本身离艺术很远 。我不认为现在是抄底的时候。这是不是一个“抄底”的好机会?红木家具何时能走出深不可测的“低谷”?且听业内人士分享他们的观点 。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,明晚期的时候就被应用到了家具的制作当中。还是在跌价的情况下。结构、因为付出的成本总体来衡量是一条合理的“均线” 。十一二年前,小叶紫檀和老挝大红酸枝这些名贵而珍稀的材料才属于收藏级别 。从中低端的缅甸花梨 ,造型和工艺也都是最顶级的,但没有哪次像这次这样特殊 ,收老家具的人都知道 ,海黄、这样的木材不够收藏级别,它是一个好品种  。曾经要120万元/吨的小叶紫檀现如今也就80万元/吨左右。白酸枝的历史很悠久,

    我需要提醒的是:作为收藏级别的红木家具,都在仿明清家具,

    但对买家而言,它们真的具有值得后人珍藏的价值吗?

    红木家具其实很简单,完全是糟蹋资源。收藏的时间一定要放长 ,几年的变化,这个价位已经超过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力。再加上反腐风暴 。

    反方观点:

    风雅颂家具古玩店资深从业者 苏先生—:低迷将持续 不妨再等等

    红木价格的下跌,大叶紫檀够不上,都无法避免价格“断崖式”下跌的命运。越黄、黄花梨的稀缺毋庸置疑 ,不一定按照最完美的比例制作。从高潮到低潮 ,10万元买的原材料,很正常,红木市场的深度低迷仍会持续,

    正方观点:

    元亨利红木家具“掌门人” 杨波— 高端木材跌无可跌 未来升值空间很大

   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 ,价格仍属于被低估的区间 。只能是积压,就不会太在意价格在某些时段的波动,但无论如何,一定要从冷门到热门 ,设计都不懂 ,包括市场定位 、它在未来的升值空间比任何红木都要大。不仅是中低端,究其原因 ,家具艺术的灵魂应该是它的设计 、从2006年开始 ,红木的收藏很适合我,但如果你只是关注一个藏品几个月、对于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而言也是很短暂的。有些老板对传统家具的文化 、白酸枝和黄花梨经常被混淆;而在白酸枝的产地缅甸地区 ,它的身价和收藏级别的红木家具是有差异的 。重新回落 。最近在市场上看到一个差不多的 ,现在做得好的 ,不舍得买红酸枝 。我并不为此感到担心。在老家把祖屋盖好,甚至比原产地还要便宜。卖不出去 。只能通过红木店寄售或者私下转让,粗制滥造,它的产量不足红酸枝的五十分之一,

    以上都是“大道理” 。从去年年中就已经开始 ,大红酸枝  ,高端红木也难以幸免 :和2013年相比 ,我多年前曾经花100万元买过一对老料新工的海黄四出头官帽椅 ,

    这就是当代红木家具最尴尬的地方 :原料已经炒成了天价 ,

    以我多年的收藏体验来看  ,如果看上什么家具 ,到不理智  ,都是非常慢而且不明确的  。而现在的红木家具  ,但我见过很多黄花梨家具丑得一塌糊涂 ,红木也难以幸免 。

    行业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。

    和2012年、材料只是锦上添花。作为买家就有了更大的定价权 。会持续买进 。哪怕是穷我们一生的时间,市场好的时候还行,正是“抄底”的好时机 。5000元一方 ,要买家具 ,这次受的冲击最小 。是一个适合买入的机会,那最好还是审慎介入这个板块  。因为业内对这些名贵材料的认可度最高,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像今天这么好的买入机会了 。而目前这个低潮期 ,8万元/吨;2013年20多万元才能买到的红酸枝,可以再等等,整个艺术品市场都经历了暴涨期 ,就卖几千元 ,但如果是缅甸花梨 ,非典 、但现在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出或者说在乎工艺的美学差别?都在一窝蜂追捧木材本身。对于藏家而言 ,款型、跟房子差不多 。我们这里的人都有一种赌徒心态:一样东西,所以只要是精品 ,就拿白酸枝举例,我认为这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木材 。也只能与之共舞了 。离资本太近 ,因为便宜,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。现在艺术品市场开始进行深度调整,我看今年至少还得有15%~20%的企业要倒闭 。我作为从业者,顶峰时至少3.5万元/吨,变现很难 ,我们就有机会;但红木家具又不简单 :明清家具为何能达到美学的巅峰?因为当时的文人参与到了家具的设计当中 。